近年来,松桃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按照"创造条件培养人才、引进紧缺实用人才、用好用活现有人才"工作思路,着力破解人才瓶颈制约,在培育、引进和用好等多个方面"对症下药",让各类人才进得来、留得住、用得好,进一步筑牢乡村人才基石,以人才驱动,培育乡村创新发展新动能。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人才振兴是关键。该县通过加强组织领导、完善政策体系、创新招引方式、转变育人模式及优化服务环境等五个方面"五新齐发",让人才引进来、强起来、留下来,充分发挥人才作用。
加强组织领导,激发人才工作"新活力"。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建立健全县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工作职责、工作机制,明确各部门工作分工,加强镇(街)人才强基工作,形成党委政府部门共同发力,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人才工作新格局;定期召开全县人才工作推进会,形成组织部门牵头抓总、成员单位各司其职的人才工作新格局。县人才发展服务中心牵头,县人社、教育等部门及各乡镇街道广泛参与,在各领域开展人才摸底全覆盖,填写《松桃籍在外优秀人才信息采集表》,设立人才返乡热线,鼓励在外人才引荐、自荐,与家乡取得联系,建立"雁归"人才信息库,实行动态管理。
完善政策体系,打造人才工作"新高地"。搭建政策支持平台,对回松就业创业的、来松投资的,可按相关规定享受优惠政策和相关服务。打通青年人才使用的制度机制障碍,让各类政策向人才倾斜,先后制定出台了《松桃县人才强县战略实施意见》《松桃县"雁归工程"实施意见》《松桃县人才公寓管理办法》《建立松桃人才专家库》等文件,形成上下呼应、相互衔接的人才制度体系,着力打造具有县域特点和区域竞争力的人才政策制度优势。同时,对引进的各类人才在户籍管理、医疗保险、子女入学、配偶安置、医疗就业等方面提供便利条件,开辟绿色通道,建立组织部门和青年人才定期座谈和个别谈心谈话制度,经常到青年人才中走访,面对面了解情况,听取意见和建议,和青年人才交朋友。
创新招引方式,聚力打造人才"新动能"。搭建联络沟通平台,建立日常联络制度,定期发短信、电话问候,开展探访看望知名人士活动,建立一批驻外人才联系点;搭建信息发布平台,定期向在外人才推送潼关经济社会发展情况、重要决策部署、重大动态,及时发布招才招商政策及人才、技术、项目需求信息,广泛收集在外人才意见建议,推动人才资智回归。积极落实人才招引政策,建立人才编制"周转池";大力推行"人才+项目""人才+基地"等模式,通过建立专家工作站、行业首席专家工作室等,不断增强人才培养、自主创新和产业优化升级能力。
转变育人模式,点燃人才培养"新引擎"。定期选派优秀青年人才在县域内上挂或下派锻炼,吸纳优秀人才加入党组织,对在基层管理岗位上表现特别优秀的优先提拔,在职务职级晋升和岗位聘任时优先考虑;鼓励用人单位在中层、优秀年轻干部梯队培养上优先考虑,全方位培养青年人才。立足全县人才队伍建设实际,大力实施青年人才培养、企业人才引领、名师名医提升、乡土人才培育、精英工匠铸造五大工程,统筹推进各领域人才队伍建设;大力挖掘培养本土人才,把组建乡村振兴专家服务团、选派科技特派员作为人才助力乡村振兴的重要载体,引导专家人才通过科技咨询、技能培训等形式,在农村广阔天地施展才华、建功立业,通过"内育外引"强化人才交流培养。
优化服务环境,打好人才发展"新生态"。建立健全人才服务保障制度,常态化开展人才信息摸排、需求调研、走访恳谈等系列活动。每2年对优秀文化人才进行评选,建立松桃优秀人才专家库,设立人才公寓200套,让引进的高层次人才和急需紧缺专业青年人才实现拎包入住;全职引进并签订5年以上工作合同的研究生以上学历人才,享受一次性住房补贴。举办青年人才联谊活动,搭建社会各界优秀青年人才联谊与沟通平台,让更多优秀人才扎根松桃、融入松桃。搭建人才优选平台,依托松桃融媒体中心及以上新闻媒体,多渠道宣传报道松桃人才工作的先进典型事迹,营造爱才、敬才、用才的良好社会氛围。(杨智勇)
Copyright C 2009201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东泰天瑞(天津)科技有限公司 津ICP备2024020431号-1
地址:天津市和平区小白楼街道合江路与赤峰道交口津湾广场9号楼1007-007 EMAIL:xuguangsen110@126.com
人力资源证: (津)人服证字【2024】第0100000923
Powered by PHPYu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