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务工的地方疫情突然严重,我一时间无法外出打工,这可把我急坏了。"近日,常年在外务工的贵州省黎平县德凤街道东关村村民吴兴华如释重负:"好在县里很快就安排我免费参加了采茶工培训,后又推荐我到茶叶加工厂上班,真心感谢政府对我们的关心和扶持。"
吴兴华是黎平县发挥以工代赈政策优势、促进群众就近就地就业的诸多受益者之一。为积极应对疫情对农村劳动力外出就业的影响,黎平县把以工代赈作为解决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难、在家门口实现就业增收的重要途径和关键举措。
在产业上,黎平县统筹以工代赈资金与茶叶种植、林下养殖、油茶生产等资源优势,大力发展茶产业实体和林业特色产业经济实体,确保茶叶和林业经济实体创造的就业岗位吸纳黎平籍劳动力就业的比例不低于70%,促进当地群众家门口就业。
在工程项目领域,黎平县始终坚持以工代赈资金"应用尽用、能用尽用"的原则。该县加强县域重大工程项目岗位挖掘力度,明确县内政府性及县政府部门主管的社会性重大项目、重大工程,在建项目领域要建立用工岗位信息台账,在入场开工前要将用工岗位信息台账报送县人社部门精准推送,确保县内政府性重大工程项目创造的就
业岗位吸纳黎平籍劳动力就业的比例不低于30%,促进当地群众家门口就业。
同时,黎平要求该县工业、农业、住建和旅游等"四化"牵头部门要统筹好本领域内规上和规下重点企业岗位,企业用工岗位信息台账报送县人社局汇总,再分送到各乡镇(街道)进行宣传推荐,确保规上和规下重点企业创造的就业岗位吸纳黎平籍劳动力就业的比例不低于70%。
"近年来,我县紧密结合已脱贫劳动力、低收入劳动力和搬迁户劳动力的就业需求,因户制宜、精准施策,科学合理地为就业困难群体量身开发保洁员、护路员等类别的乡村公益性岗位,让这部分群众通过以工代赈的方式,既得到托底就业岗位,又能为社会公益事业奉献一份力量。"黎平县就业局局长石留昌介绍,截至目前,该县累计开发乡村公益性岗位3274个。
"参加培训时,我认真听讲,实操考试成绩得了高分。培训后,我就顺利在移民安置区的贵州平达康鞋业有限公司上岗了。"说起自己的工作,脱贫户杨水祝非常开心。
为全面释放以工代赈的政策红利,黎平县大力实施技能培训促就业计划,精准开展定向型、订单型、输出型、扶智型"四型"培训,开设家政服务、育婴师、中式烹调师、电(焊)工、叉车工等20多个培训工种,并创新推出群众"下单"、政府"配单"、机构"接单"的订单式培训模式,开展"送教上门""实用+技能""创业+技能"等多形式、多角度的培训。
今年以来,黎平县共开展各类技能培训60期,促进2400余人就业。(刘辉)
Copyright C 2009201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东泰天瑞(天津)科技有限公司 津ICP备2024020431号-1
地址:天津市和平区小白楼街道合江路与赤峰道交口津湾广场9号楼1007-007 EMAIL:xuguangsen110@126.com
人力资源证: (津)人服证字【2024】第0100000923
Powered by PHPYun.